首页 关于我们 爱心进行时 光彩项目 志愿者之家 公益长廊 政策法规 慈善桥梁
您的位置: 北京光彩公益基金会 > 志愿者之家 > 志愿杂谈 > 正文
“后奥运时代”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综述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宣传部 浏览:

后奥运时代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综述

来源:网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的时刻,一个令全球华夏儿女终生铭记的日子。两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和盘点后奥运时代北京的发展时,志愿服务事业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重要一环。

  两年前,170万名奥运志愿者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伟大的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石,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好的名片。以奥运志愿者为代表的当代青年被誉为鸟巢一代。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在奥运会、残奥会闭幕式上首次举行了向志愿者代表献花的仪式以表示敬意,联合国授予北京志愿者协会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2008年也被学界称为中国志愿元年,成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志愿者依然在多次重大社会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的国庆60周年志愿服务,95万名国庆志愿者延续奥运热情,在大街小巷、社区乡村、公园广场,到处都留下辛勤的足迹,他们活跃在交通运输、游行演练、彩车转场等各个工作岗位,用周到的服务迎接中外游客,服务国家庆典,展示首都市民的风貌。

  玉树地震发生后,共青团北京市委迅速派出两批综合应急志愿服务队赶赴灾区,他们克服高原反应,开展人员搜救、巡诊送食、通讯保障等志愿服务。此外,还帮助青海相关部门做好志愿服务协调组织工作。北京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爱心传递的新篇章。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也活跃着北京志愿者的身影。近300名北京参博志愿者是沪外省区市中人数最多的志愿服务队,他们用热情的微笑和专业的服务再次演绎精彩,圆满完成北京活动周及其他各阶段的志愿服务。他们让首都北京的微笑在世博绽放,被誉为北京馆第十三件展品,成为彰显人文北京的鲜活素材。他们将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分10多批次深入探索在国际性大型赛会中开展远程接力服务的志愿模式,努力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志愿服务模式的空白。

  进入后奥运时代,北京通过开展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逐步完善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功能,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同时,启动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青年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12应急志愿服务行动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吸引和凝聚民众参与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团体会员达到389家,公益服务实践项目达到1283个,涵盖了市民生活的各方面,注册志愿者突破215万人。而在2005年奥运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前,在北京志愿者协会注册的志愿者只有13000多人,北京的18个区县中只有8个建立了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为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促进志愿者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等积极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运行体系,培育扶持志愿者组织,规范招募注册,加强管理培训,建立星级认定制度和奖章制度,完善表彰激励机制;还加快推进枢纽型志愿者组织建设,努力形成条块结合,点线联动的工作格局。

  今天的北京,经过奥运、国庆等多次志愿服务的洗礼,加之众多志愿者项目的吸引、志愿者激励政策的鼓励,全社会的志愿服务意识大大增强,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城乡基层蓬勃开展。

  今年69岁的叶如陵是名退休医生,他谢绝返聘,发挥专业优势,担任社会志愿者,数年如一日坚持无偿为社区居民和空巢老人看病和咨询,受到居民们的欢迎。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几岁孩童,从企业到机关,从学校到商场,人人争当志愿者的社会氛围正在北京形成,做志愿者奉献服务、收获快乐成为越来越多北京市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恩济庄46号
电话:010-88112989 传真:010—88112989 邮编:100142
copyright 1997-2011 北京光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All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421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255号